第四届水下无人系统前沿科技论坛于4月25日在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现场成功举办。该论坛由珠海市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中青博联整合营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水下无人系统学报》编辑部承办。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各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创公司等近200位专家学者,与会嘉宾围绕“大模型技术与水下创新应用”主题共同探讨水下无人系统的前沿技术、创新应用与未来趋势,为海洋智能装备发展注入新动能。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执行主编、研究员蔡卫军主持论坛,学报主办单位代表汤田主任致欢迎词。上午,燕山大学教授闫敬、湖南大学教授谢鲲、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昇腾解决方案总监卓玉樟、航天六院十一所研究员向路等4位专家分别以水下网络系统探测-传输-控制联合设计、基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监测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大模型最新发展趋势与行业应用落地探讨、基于Deepseek的质量保障创新实践为主题进行报告,开展了一系列深入且富有前沿性的学术交流。
下午,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曲钧天、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刘雄厚、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韩笑、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岭、中船第七〇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杨家男等5位专家分别以面向水下智能探测的软体机器人研究、水下慢速小目标声学探测与识别技术、深海信道适配水声通信技术、基于实航数据的深潜救生艇水平面动力学模型参数辨识、弱联通条件下高速水下航行器协同控制技术研究等内容分享报告,论坛现场气氛热烈,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交流与广泛好评。
会后,为进一步带动专家学者探索和建设海洋的热情,参会代表集中参观珠海市海洋集团蓝色种业产业园(飞沙村基地)项目海洋牧场。作为华南地区最具规模的海水种业产业园之一,蓝色种业产业园(飞沙村基地)拥有省内最大单体育苗车间,规划面积约212亩,其中养殖水面130亩,室内车间面积2.4万平方米,具备种苗繁育车间、亲鱼保育池、生态育苗池、尾水处理池、蓄水池等产业设施,有效地填补了珠海市海水鱼种业空白。参观期间,珠海市海洋集团海发蓝色种业负责人带领与会代表实地探访养殖车间与育种车间,亲身感受如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海洋新实践。
水下无人系统与大模型技术的深度融合将重塑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国防安全的技术范式。依托2025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论坛致力于构建国际化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进程。作为行业重要纽带,论坛将持续为水下无人系统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提供前沿学术支持与创新动能。